鲁迅语录经典语段优选汇总57句
一、鲁迅语录经典语段网络
1、现在很多人也还信奉神佛鬼神等等,他们既然存在,我们就不再评判他在当代社会中合理与否,我们只说神鬼论对于中国古代人的一种打击和压迫
2、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3、传统礼教的弊端对普罗大众的压迫鲁迅先生的着眼点一、传统礼教的弊端不平等性等级的不平等
4、这篇文章也是鲁迅描写吃人的社会最到位的一篇。
5、三、鲁迅先生的着眼点
6、其实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未有天才之前》
7、二、对普罗大众的压迫
8、其次,我们来看“夫为妻纲”,我们知道,古代并不实行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这样一来,女性在家庭中增多了,尤其是妾多了,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就向男主人邀宠,而邀宠的方式就是言听计从,如此一来,女性的地位已经被彻底的磨灭了,只是男性的附属物,造成了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低下。
9、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伤逝》
10、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11、这是鲁迅《小杂感》中的一句话。
12、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希望》
13、可是他的第二任丈夫对她不错,还生了个小孩儿,可是他的儿子在他忙的时候被狼叼走了,这就无疑对祥林嫂的人生又造成了一次深刻的打击。
14、祥林嫂是一个死了丈夫的人,她来到城里做工,承蒙主人不嫌弃,让她在家里做一些短工,在鲁迅先生对他的描写中,做短工的这段日子里他的身形逐渐圆润,脸上逐渐有了些光泽。
15、传统的礼教宣扬“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强烈的宣扬等级秩序,在家庭中,父亲乃至父辈的势力和威严使整个家庭中无人能够威胁的存在,丈夫和妻子来比,妻子要听丈夫的,无条件的服从,在朝堂之上臣子要听从皇上的,显示皇上的无限权威
16、本来在人家家坐的好好的,结果婆婆也来把她抓回去了,五花大绑的,这个时候鲁四老爷没有说什么,因为他知道在一个家当中,公婆是家里最大的长辈,按照“父为子纲”,他不应该说话。
17、在全文的最后一句,鲁迅先生通过闰土求神拜佛的思想来反思自己的革命行径时留下的一句话。彼时的中国大地,封建残余势力依然非常顽固,新文化运动开展缓慢,社会上缺乏志同道合之士,鲁迅先生在残酷的现实中领悟出这样的道理,只有万千民众共赴大道,新中国才算真的诞生。
18、神鬼论对中国灵魂的束缚
19、想要了解中国传统礼教吃人的方法,我们要对祥林嫂的死因进行一个深刻的剖析。
20、他走投无路之后,又跑到了鲁四老爷家,当人们对他的经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后,这才有嘛在过年摆放灶台的时候,“祥林嫂,放着吧,我来”这样的境遇,因为他们认为再嫁的女人是身上不干净的,是对祖宗不敬的。
二、鲁迅语录经典语段爱情
1、这句话出自鲁迅的小说《故乡》。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记念刘和珍君》
3、受到面对地位高的人应该先尽义务的思想压迫,没有人再去提出自己的权力应该被保护,这样就算是有人侵犯了他的权利,他也会像用阿Q一样的精神胜利法来宽慰自己。
4、原句在狂人日记中,至今记得
5、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鲁迅杂文选》
6、有时也觉得宽恕是美德,但立刻也疑心这话是怯汉所发明,因为他没有报复的勇气;或者倒是卑怯的坏人所创造,因为他贻害于人而怕人来报复,便骗以宽恕的美名。《鲁迅文集》
7、一个不懂得行使权利的国家奠定了他弱小的基础,儿子要首先为父亲尽义务,女人要首先为丈夫尽义务,臣子要首先为君主尽义务。我们没有见过儿子向父亲行使权利……那是因为,传统礼教对人的束缚不允许人想到权利,过分地强调义务的作用。
8、权利义务的不平等
9、当祥林嫂意识到自己的困境之后,和他一起做工的女工说,你如果不采取措施死了之后会被劈成两半,并给他出了主意让他去捐门槛,可是当他用所有的钱都捐了门槛之后发觉捐门槛并没有效果,他彻底疯了。
10、而真正当我们反抗宣扬进步思想的时候我们以为是为了民众好,可是民众已经受到千百年来封建传统礼教的神鬼论的压迫,他们不敢进行反抗,精神上呈现出一种麻木落后的状态。
11、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热风》
12、现代我们认为,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也必须要履行义务,可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礼教的束缚之下,大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旅行义务,然后再行使权利,而有时全力也可以不行使。
13、但是治理整个国家难免会有一些反动的言论和措施,怎么办呢?古代帝王也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那就是创造一个神鬼的世界。
14、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娜拉走后怎样》
15、古代帝王要求自己的臣民们要恪尽职守,遵从三纲五常,遵守自己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社会的道德准则。
16、于是祥林嫂就被抓回家了,再抓回家之后她又被婆婆卖到了一个小山沟里,给人家当媳妇儿,在她结婚的那一天,她一把撞到了灶台上,鲜血哗哗的流。因为他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女性只能嫁给一个丈夫,如果丈夫死了,你将守寡一辈子,不能再嫁。
17、在凡间他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女工,到了阴间他只能被恶鬼辟成两半,这种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困境,最终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
18、他们认为卑躬屈膝是作为底层人民应尽的义务。让所有的民众都在精神上矮一截
19、这样的举措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的良善,可是在更大的程度上压迫了人的创造思维和人的反抗思维。
20、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
三、鲁迅语录经典语段青年
1、大家都希望来生可以比今生过得更好,所以很少的人再去反抗了。而当整个时代落后的时候,反抗则是一种宣扬进步思想的必要手段。
2、我们讲鲁迅先生的着眼点,主要从他的《祥林嫂》一文中进行突破。
3、而这种卑躬屈膝的状态就是对普罗大众最大的压迫,因为这样的姿态让很多人的内心觉得这是一种对老爷们应该有的姿态,他们不会去想:为什么他们可以当老爷而我不行?
4、但是对于那些造反的人呢?他们以后死了就只能堕入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5、最后,“君为臣纲”是一种最高的等级制度,古代君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大力宣扬自己是上天之子,自己的权威无可比拟,如此一来,我要治理国家,你们就必须听我的,造成了社会阶级的不平等。
6、世界本无路,走的人多了才有路。
7、首先分析“父为子纲”,说到这个问题,不得不说一个词――“愚孝”,卧冰求鲤等二十四孝图看似是孩子对父母的极致的爱,实则,这就是一种愚孝,有时为了父母的一个愿望,将自己的生命健康置之度外,只为了能够让父母开心,这就是“父为子纲”在中国的地位,如果要是违反了怎么办呢?封建的君主也想到了这一点,借助社会的舆论进行抨击和贬低蔑视,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道德轻视。
8、受到三纲五常的影响,整个社会中的人民都会对比自己社会等级高家庭地位高的人,呈现出一种卑躬屈膝的状态。
9、我们就可以看到它原来在家里是社会地位多么低,受尽相邻的多少摧残伤害。
10、“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11、谈到吃人,自然不能不谈鲁迅
12、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长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随感录二十五》一九一八年
13、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
14、对于普通的人民来说,我们今生身为农民,那么我们就一定要遵守三纲五常,不给社会添乱子,不给社会找事,多做好事,这样的话我们下一代就可能晋升为神,即使不是神也可以转生为人的时候社会等级可以更高。
15、这句话里流露出作者对人类悲欢离合仿佛大彻大悟的感受,其实又是对社会现实悲惨无奈的凄凉心境,更是对人间疾苦司空见惯的麻木,这些种种复杂的情感,背后是人伦悲剧无法更改的冰冷现实。
16、中国传统礼教关于吃人的说法是鲁迅提出的。
17、受到神鬼论的影响,大家都会觉得只要是捣乱的,那一定是坏人,一定不会有来生,堕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这样一来所有的人都成了帝王将相统治国家的手段。
- 上一篇:实验室玻璃标语集锦51句
- 下一篇:万能超押韵的应援口号好句摘抄91句